▲抗疫暖心感谢语挂上申城街头。本报记者 张伊辰摄
一场场数百公里的逆行奔赴,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背影。风雨来袭时,为了抗击疫情,为了同袍情深,来自全国各地的他们义无反顾,选择与上海一起,与上海人民一起共克时艰。共同抗疫,感谢有你,上海记得!
上海是全国人民的上海,它的痛与爱,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。自3月底以来,上海疫情严峻,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队、志愿者、保障物资等,源源不断从四面八方驰援上海。
医疗资源方面,从全国各地调集了近5万名医务工作者和核酸检测力量支援上海。来自北京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山东、陕西、江西、天津、海南、河南等省区市的医疗队陆续抵沪,支援社区核酸检测、方舱医院收治等。物资方面,苏浙皖鲁鄂川滇辽……十多个省市的各类物资和蔬果特产,接续送抵上海市民身边。
不管是哪里人,在上海就是一家人!各方力量与2500万上海市民一起,同呼吸、共命运,扛过艰难时刻。
涉及2500万人的抗疫封控,是一道巨大难题,特别是在高度市场化、开放度极高的上海。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在这场苦仗硬仗里,要完成巨量核酸检测、筛查、转运等任务,也要兜好问诊配药、物资保供等民生急需。医护人员、快递小哥、卡车司机、消杀队员……当越来越多的精锐力量驰援上海,加入“守‘沪’者联盟”,如何兼顾他们的诉求、打通倾听渠道、提供好相应的服务保障,如何确保所有的驰援力量第一时间到位,也是林林总总、千头万绪防疫工作中的重要一环。这方面,疫情中的上海在感激的同时,也显出了“措手不及”,这些“不周到”都是考题,上海正在全力以赴疏通渠道解决问题。
今天,驰援上海的脉搏仍在跳动,倾情守“沪”的温暖仍在继续,市民一次次为来自各地逆行者的身影泪目,所有这些可爱的人,他们为这座城市做的一切付出,上海记得,历史会记住。
支援核酸检测:只想着一起守住这座城
“在上海待多久,我没问过,我的家人也没问过。我想,当时上海医疗队去武汉的时候,他们也不知道。”此次驰援上海的武汉金银潭医院南区重症监护室护士长程芳这样说。
截至目前,全国多个省市共计约5万名援沪医疗队员,与上海医务工作者并肩奋战在核酸采样、检测,及方舱医院等战“疫”第一线。
▲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队支援上海开展核酸检测筛查。本报记者 袁婧摄
他们在这里看过晨曦微露,也见过星起月升,经历过炎炎午后的热浪,也经历过薄凉寒意的侵扰……自始至终只想着,尽力完成任务,一起守住这座城。
1 留言